从测绘到侦查 多方无人机助力茂县灾害救援
2017年6月24日6时左右,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,共造成62户118人失联。灾害发生后,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、省安监局、武警黄金部队、四川电力公司携带无人机赶赴灾区,无人机在灾情侦查、灾区测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茂县灾害救援现场
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:灾害发生不到四小时,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应急保障中心就紧急集结无人机分队,携带6架测量型无人机赶赴灾区现场。当天下午,无人机获取的垮塌区低空影像图即被传回四川省测绘应急指挥中心,供指挥部研判灾情、决策指挥使用。
安监救援队伍:6月25日晚上,安监救援队伍的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也被紧急运到灾区,这架八螺旋桨巨型无人机载重45.5公斤,直径2.7米,不用遥控操作就可以按预先设定的飞行坐标自动导航飞行,只用30分钟即可以扫描完整个坍塌现场。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可以对坍塌现场进行测绘建模,形成三维地图,借助三维地图就可以开展地毯式生命搜索。
武警黄金部队:该部携带了救援装备84台套,三维激光扫描仪1台,测量仪器2台,无人机2台,无人机先后启用了4次,工作时长达120分钟,航拍了近30平方千米灾区,传回40分钟灾区第一手视频资料。利用无人机三维建模技术,绘制了三维灾区图和灾区地质灾害评估二维地图,从不同角度对灾区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类型、规模、区域、临界因素等重要信息进行了详细标识。利用无人机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检测出的数据,可以估算滑坡体的最大方量,制定施工人员撤离路线图和疏散方案。
四川电力公司:该公司在茂县灾害救援现场除了投入人力、车辆、发电车、发电机、照明灯塔外,还投入了2架无人机用于灾情勘察。
重大灾害发生后,无人机航摄获取的灾后影像资料,为现场指挥部研判灾情、决策指挥和部署救援力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。无人机能快速及时的获取这张“生命影像”,因而也被誉为科学救灾的“眼睛”。灾害无情,科技的力量为灾害救援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