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无人机产业已初具规模
近段时间来,成渝两地机场发生十数起无人机闯入净空,上百次航班起降受到干扰影响的恶性事件。接二连三的航空警报也让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。
不可否认的是,当今无人机市场呈井喷之势。仅以记者所在的重庆而言,拍摄照片、遥感测绘,甚至应急救援和交通纠违,无人机的应用已无处不在。
“我们身边有一大批无人机爱好者!”重庆北碚无人机协会日前举行“开放日”暨“志愿者招募”活动,协会负责人说,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无人机公益服务中。
“公司研发的第一代‘隼’新品无人机6月1日将对外发布。”5月23日,重庆市芸中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鲜敏告诉记者,作为重庆市首家校企合办的“无人机”高科技企业,将借助重庆大学雄厚的科技实力,不断对“无人机”产品进行创新研发。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重庆市政府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土自主品牌,目前已聚集了数十家知名的无人机龙头企业,以“整机 零部件”垂直整合培育产业集群,形成了“研发 生产 培训 服务应用”的完整产业链,无人机产业已初具规模。政府将着力支持两江新区、渝北区、巴南区、永川区等具备产业发展基础、符合产业功能定位的区县和工业园区打造无人机产业发展基地。
新兴蓝海,国内市场有望达百亿量级
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17-2022年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数据显示,近年来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非常惊人,国内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基本在每年50%左右,全球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每年基本在20%左右。到2020年,预计全球工业无人机(旋翼机)的市场规模在100亿美元左右。
目前国内无人机市场火热,普通民众对无人机的认可程度和需求度逐渐攀升。近两年来,无人机企业、融资次数、飞手数量和产品用途都明显增多,甚至出现了指数型增长,监管制度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。未来5年,民用无人机行业将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,预计2020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品销售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。
据中科院重庆研究院院长袁家虎介绍:当前,针对无人机行业创新,无人机市场向理性发展,提高对技术的创新运用。在硬件方面,以芯片、传感器、相机、电池为基础的飞控系统、导航系统、动力系统等的创新,将成为推动无人机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。
据估算,目前90%的民用无人机市场集中于欧美,但由于价格和人口基数的影响,用户群不会超过百万,存在巨大蓝海。